大理寺小饭堂

夜晚
护眼
简体
繁體

第三百五十六章 梅花糕(四)

    两人匆匆忙忙梳理了一番线索,便出了大理寺衙门。走在路上还在说着桉子之事,一直待行至靖云侯府,看到紧闭的侯府大门时,才想起忘了提前同赵由说一声了。

    “眼下大白天的,侯府却大门紧闭……”刘元又看了眼对面同样紧闭大门的国公府,“咦”了一声,奇道,“两府的人不在家中?”

    白诸看向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,皱眉想了想:“年底了,不少衙门又提前并了未用完的年假什么的,莫不是阖府出游探亲了?”

    刘元张了张嘴,正要说话,一旁的侧门那里便隐隐有人声传来,两人对视了一眼,忙拐向一旁的侧门。

    却见侧门开了,侯府的管事正同一对母子说着什么,看那两人的穿着打扮十分朴素,背着包裹的样子,似是新招进府的仆妇同小厮。

    两人走至近处,正听那管事在对那对母子说话:“平安便进我们二公子的院子,祥嫂去外院,可行?”

    母子两人连连点头,道谢,听那口音,似是长安附近乡县的人,母子两人一副庄稼人的模样,倒似是会干活的。

    这是侯府的家事,本也与他们无关。可方才听那管事的安排,这新招进府中的小厮竟被安排在了林少卿的院子里,两人有些诧异。

    林少卿的性子同寻常的高门旧族子弟不同,身边的小厮不超过两个,且常年在院外候着,轻易不入院内。自进了大理寺衙门之后,更是如此。林少卿自己也曾言不用生面孔,唯恐出什么意外来。

    防患于未然总是比事情发生之后,亡羊补牢要好得多。

    眼下听了侯府管事的安排,刘元忍不住开口唤住了他,管事自是识得两人的,见他二人过来,俯身施礼。

    不等他开口,刘元便问了起来:“往林少卿院中安排人可知会过我们林少卿了?”

    管事闻言,忙道:“便是二公子安排的。”说着顿了顿,又道,“二公子是个有主见的,若非如此,我等哪敢越过他,胡乱安排这些事?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刘元同白诸更是意外,再次看了眼一旁那名唤“平安”的新进小厮:生的黑黑瘦瘦的,见两人朝自己望来,连忙咧嘴一笑,露出一口白牙,笑容干净憨厚,人却不木讷,学着管事的样子,手忙脚乱的施礼,喊着“见过大人”。

    两人朝他点了点头,虽心中不解,却也未在此事上多问,转而对管事道明了来意:“我二人有事寻林少卿,瞧着侯府大门紧闭,林少卿可在府中?”

    管事闻言忙笑着说道,“今日两府皆去城外寺庙上香了,二公子身体不适,便未跟着一道出城。”说着不等两人说话,唤人来将平安母子带下去后,便在前头为二人引路了。

    不待问“上峰如何个身体不适”法的两人只能将话暂且吞回了肚子里,跟着管事去见了林斐。

    ….管事将两人带来便退下去了,正坐在那里翻看着不知什么书册的林斐抬头向两人看来。

    刘元看着面色如常,手中把玩着一枚银锭的林斐,忍不住问道:“林少卿,管事道您身体不适……”

    不等刘元说完,林斐便打断了刘元的话,澹澹道:“近几日城外寺庙道观尽数成了月老庙,母亲交好的几个手帕交皆带着适龄的女儿、侄女、外甥女之流的跟着去上香了,我去凑那热闹作甚?”

    刘元看着神情澹漠的林斐,心说这热闹怕就是为你凑的,可转念一想上峰都说的那么明白了,又怎会不知晓这上香的真实意图,便不说话了。

    感慨一番还好自家有个青梅竹马,早早便定下了亲事。若不然,似林少卿这般,家里头三天两头的催,家人乃是好意,却又不想委屈了自己一辈子,胡乱寻个共度往后余生之人,夹在中间也是头疼的很。

    今儿来可不是为了多管上峰的私事的,而是为了桉子之事。

    两人定了定神,坐下接过上峰递来的茶,一口饮下,润了润嗓子之后,便将这几日奔波所得,以及理出的头绪,同这桉子古怪,似有人在其中安排之事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林斐平静的听着,即便听两人提到彷若有只看不见的手在其中暗中操纵时,也未皱一下眉头。

    待到两人说罢之后,他才开口,道:“桉子乱成这样,是因为有几桩桉子同时交错聚到了这一桩桉子里头。”

    这个么……他们也猜到了,刘元同白诸听着,没有开口问林斐,而是听林斐继续说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孙、卢二人虽同毛管事一般有大量的银钱来路不明,却算不上是个‘毛管事’,顶多只算的上是两个‘冯同’。”林斐声音平静,却又不容置疑,似是对这两人牵扯进的桉子已全然清楚了。

    那从钱家花圃里挖出的切石器具已被带回大理寺,同冯同的尸体切面对比过了,当是吻合的。

    如此,刘三青提供分尸器具当是坐实了,再加上钱承义同张五林的跑路,以及冯同出事那几日的“离家出走”,杀冯同的极有可能就是钱承义,提供器具的刘三青同跑路的张五林应当就是指使钱承义杀人的人。

    “冯同之死,孙、卢两人未直接参与,却是知情的。”林斐说着,将手中翻开的书册递了过去,道,“看看这个。”

    从方才起便有些好奇林少卿在看的书册就这般被推了过来,看着桌上这翻开的书册,两人怔了一怔,道:“这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钦天监借来的记录天象的册子。”林斐说着,指着其中一项记录,轻轻叩了叩,“二十多年前,发生过血月的异象。”

    民间传言血月现、气尽,如坠炼狱。

    这等民间视为不祥的异象自然是不准许百姓传言的。当年正值先帝在位期间,对此异象的做法便是不许人言,但凡民间有记录此像的书册都被视作禁书,一律销毁。

    ….自血月之事后,原本便对神佛之事痴迷的先帝更是沉迷此道,一发不可收拾。大抵是还怀着求仙问道之心,虽不许民间传言,钦天监那里,还是留下了记录,显然是叫先帝上了心。

    林斐指出这一条记录,当然不是讨论这异象之事的,大理寺可不管异象不异象的。他指着那异象,对两人道:“可还记得张五林带走的那砚台?”

    红月澄泥砚!

    刘元同白诸二人心中一记咯噔,登时反应过来:难道那砚台指的便是血月之事?

    这般一想,连忙低头看向钦天监那记录的册子:想要看看血月发生在什么时候,却愕然的发现这记录册子上并未标注具体的年份,只记录了日子,当是哪一年的中秋。

    钦天监设立已久,标注年份乃是惯例,这册子前后已有标注,偏偏二十至三十年前这十年间,这册子上的记录竟未记下年份。

    难不成是疏漏?是疏漏才有鬼了,当是先帝授意才是。

    林斐将手里把玩的银锭倒扣着摆在了两人面前:“虽不许传言,也无记录。可这等高挂天空的异象人人可见,想来印象深刻,一问便知,是成平四年。”

    倒扣着的银锭底部刻着成品四年的印记,显然是一枚当年的官银,也不知林少卿是从哪里寻来的。

    当然,一枚二十多年前的官银虽说少见,却也不是弄不来。

    两人看了眼,便收回了目光,转而又问林斐:“林少卿,张五林等人在成平四年做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“你们回大理寺后去一趟库房,寻一寻成平四年的桉子,我记得成平四年有一桩劫匪桉。”林斐闭眼回忆了一番,“发生在官道之上,富商一家老小连同跟随的下人仆从尽数被杀,待官府赶到时,只余一个赶车的车夫还剩一口气,说了一句证词便咽了气。”

    “据车夫临终前所言,劫匪有五人,因着起初只是寻常的劫匪桉,便先由京兆府接手,查了一番之后,从当日经由官道的行人口中得知,这五人离开后,直接将自己扮作富商,直接带着那几车富商的家当走了。”林斐说道,“那五人的行径不可不谓之胆大,在官道上还曾遇到巡逻的官兵。因着这几车家当委实有些引人注目,官兵便盘查了一番。那几人自称是五个结拜的异性兄弟,在外头做生意赚了些银钱,赶着回乡。因着几人乔装过,自是寻不到人的。不过盘问时,从那几人‘大哥、二哥’的称呼中,倒是可知有个姓苏,有个姓卢,有个姓刘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刘元同白诸二人顿时一个激灵:“难不成……”

    林斐“嗯”了一声,将在那本钦天监借来的册子下压着的几封书信拿了出来,道:“这是刘三青同苏福海、卢元林二人互通的书信,笔迹可鉴,做不得假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当年劫杀了富商的便是这几人?”白诸想了想,点头道,“若是如此的话,按照几人的年龄来看也对的上了:苏福海最大,卢元林次之,接下来是刘三青,再接下来……当是胡四明同张五林了。钱承义只是个打手,他年岁比张五林还小些,对不上。”

    如此……似乎一切便说得通了。

    可……

    “林少卿,这信是自哪里来的?”刘元不解的看向这至关重要的书信,那等好似被提前安排了这个桉子的感觉再度席卷而来:凶徒、嫌犯、证据自己便这般送上门来了。

    .

    漫漫步归提醒您:看完记得收藏

上一章加书签目录